Krautkrämer 75周年标志变体,浅色背景,文字“Krautkrämer 75 Years”和“Moving ultrasonic inspection forward. Since 1949.”。

Krautkrämer的传承历史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开创性成就故事常常始于不起眼的环境。对于Krautkrämer而言,这个故事始于1946年战后科隆的废墟中,正如许多现代技术发展的故事一样,起源于一个车库里。科隆大学的讲师Josef Krautkrämer博士和他的学生兄弟Herbert面临着如何在大学重新开学之前谋生的问题。他们选择的方式?他们擅长的:物理学!
他们凭借坚定的决心,将车库改造成了实验室,并自豪地挂上了牌子:“Dr. Josef 和 Herbert Krautkräme电子物理公司”。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接受各类物理测量仪器的维修和开发订单。
然而,命运为Krautkrämer兄弟安排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一次偶然的机缘,他们遇到了一个超出简易实验室能力范围的挑战。Krupp-WIDIA公司正在寻找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减少产品的废品率。这个问题涉及到金属碳化物制成的拉线模具,这些模具在表面下方极有可能存在气孔和孔洞。但在当时,这些问题导致的缺陷只有在磨削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划算的事情!因此,挑战在于找到一种能够在继续加工这些部件之前就能检测到这些缺陷的方法——这可不是传统方法或X光能解决的难题。
兄弟俩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超声波技术。凭借对物理学的热情,他们开创性地开发了一种利用穿透法的超声仪器。由于这种超声仪器的测试过程耗时过长,并未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但为随后的突破性发现奠定了基础。

两位戴眼镜的年长男子穿着西装的黑白肖像照片,并排显示,可能是Krautkrämer兄弟。

一次质的飞跃:首款真正的Krautkrämer仪器问世
1949年,兄弟俩正式成立了“Dr. J. u. H. Krautkrämer Gesellschaft für Elektrophysik OHG”公司。随着他们的理念逐步发展,最终研发出了一款超声波探伤仪。该仪器通过示波器将传输到组件中的超声波信号可视化。然而,由于分辨率不足,该设备未能解决无法清晰确认表面下方的孔隙的核心问题。因此,客户将这一新开发的产品搁置。客户对产品的失望极大地打击了Josef和Herbert Krautkrämer的士气。
尽管遇到了这个挫折,他们还是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仪器:能够无损检测钢铁部件中的材料缺陷。对于这个仪器的创新性,Krautkrämer兄弟刚开始也没有充分意识到。直到1949年8月,那时,他们在杜塞尔多夫举行的德国冶金工人协会(Verein Deutscher Eisenhüttenleute)会议上展示了他们显著改进的超声波检测设备:这是德国首台此类设备,也是典型的“Krautkrämer产品”,其颠覆性特征为后来工业检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款创新的缺陷探测仪具有卓越的灵敏度和极高的分辨率,能够检测小至一毫米且深度小于十毫米的缺陷,且在显示范围为50毫米的高频显示器清晰呈现。其脉冲重复频率高达1,000赫兹,且重量约为20公斤的便携设计,使其成为缺陷检测技术的突破性转变。

一位戴帽子的男子将探头插入大型管道中进行检查,旁边有超声波设备。

开启一段非凡的旅程
在杜塞尔多夫的会议上,Josef Krautkrämer向约100名听众讲解了“无损超声检测“。Herbert Krautkrämer协助他进行技术设置,并操作投影仪。当讲座结束时,灯光恢复后,仅剩下三位与会者,其中包括德国联邦铁路(Deutsche Bundesbahn)的质量保证负责人。
德国联邦铁路对其感兴趣源于1945年后其机车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诸如,运营准备不充分、轴断裂以及轨道不完整等问题时有发生。尽管曾尝试引入X射线技术,但始终未能解决。然而,Josef和Herbert Krautkrämer提出的创新方法,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德国联邦铁路迅速成为Krautkrämer历史上最早和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最初,Krautkrämer兄弟开展了一项广泛的销售活动,前往多个地点亲自展示他们的技术成果。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成效,证明了超声波能够有效检测组件内部的材料缺陷。每当超声波发现一个缺陷时,其有效性都得到了确认,因为在后续拆解过程中在实物中验证缺陷的存在。尽管有时会出现关于是否需要牺牲昂贵组件来验证测试结果的讨论,且缺陷发生的时间可能不同,但测试的有效性始终如一。
基于实践经验,超声波检测设备的持续发展稳步地带来了订单的增加。1951年1月,所有德国铁路的机车都使用Krautkrämer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检查,发现了许多关键和次要的轴断裂问题。但得益于超声波检测,快速列车服务得以安全恢复。显然,他们不仅提供了解决方案,还为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左侧是科隆大教堂和河流景观;右侧是一位男子跪在地上使用设备检查火车轨道,右侧有文字“Dr. J. u. H. Krautkrämer Köln”和“Achsprüfung bei der Deutschen Bundesbahn”。

从车库创业到世界舞台
自1945年底科隆大学重新开放以来,Josef Krautkrämer博士以全新的热情恢复了他的教学工作,而Herbert Krautkrämer则继续专心攻读物理学,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每天往返于大学与公司“总部”之间,而公司“总部”仍设在车库里,已成了一个忙碌的地方,许多物理学学生纷纷来这里担任低成本的助理。
与此同时,公司业务蒸蒸日上。1952年,公司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聘用了两位杰出的物理学家,Ludwig Niklas博士和Werner Grabendörfer博士,并成立了Krautkrämer的第一个“研发”部门。当时,专门的岗位尚未设立,每个人都能处理各类任务。
随着1950年代的展开,公司的足迹遍布全球。首先在比利时和法国设立了代表处,随后,代表们被派往欧洲及更远地区,推动了Krautkrämer检测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二十年后,回顾他们的旅程,Josef博士和Herbert博士意识到,最初他们以为是自己在推动公司前进,其实是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他们的发展。
Krautkrämer的另一大特点是对知识传递的承诺。在1950年代中期,伴随着销售的激增、员工队伍的扩展以及日益增长的建设项目,公司不仅专注于产品开发,还将重点拓展到整合用户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这种双向交流——今天我们通常称之为“共创”——突显了赋能检测员专业技能的这一理念,而这一原则在1955年开始的每月超声波检测方法培训课程中得到了体现。Krautkrämer对知识共享和客户参与的承诺,至今仍然是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戴帽子的男子在工厂中检查大型金属螺旋桨或叶片,背景有大型机械设备和工人。

持久的创新承诺
Krautkrämer的历史充满了重新定义无损检测(NDT)领域的创新。1952年,公司获得了壁厚测量仪的专利,它以其卓越的精确度设立了新标准,能够精确测量3到50毫米的壁厚。在1950年代,Krautkrämer推出了USM 2,它是全球首款便携式电池驱动超声波探伤仪,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性能,彻底改变了现场检测。
在超声波检测的开创性时期,1958年,Dr. Josef Krautkrämer发布了距离增益尺寸(DGS)图,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使得通过回波幅度可以一致地评估自然缺陷。DGS图利用距离、增益和尺寸参数来提高缺陷尺寸测定的准确性。这标志着该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此时,Krautkrämer公司(现注册为Krautkrämer GmbH)也紧随其后,推出了具有精确控制增益功能、可以按校准的分贝增量调节的市场化设备。
这种创新承诺在1959年继续延续,当时公司推出了首款旋转管测试仪ROT-50。1960年,Krautkrämer推出了USIP 10,这是一款首度具备增益调节功能(以分贝为单位)的设备,成为缺陷评估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年后,Krautkrämer兄弟与其他知名作者共同撰写了开创性的著作《材料的超声波检测》[IM1]。这本全面的教材截至1986年已进入第五版,现在仍然是解释超声波检测的基石,被专家们亲切地称为“超声波圣经”。它在该领域的持久影响力和权威性无可比拟,体现了其创作者的奉献和专业知识。
1967年,公司早已摆脱了车库的限制,将总部从科隆-克莱滕贝格迁至赫尔特-埃费伦。如今,赫尔特是Waygate Technologies(贝克休斯旗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依然是Krautkrämer产品线的核心基地,超声波设备和机器仍在这里设计和制造。

一群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展览会上围着一个桌子上的电子设备观看和讨论。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里程碑
在1960年代,公司的首批自动化多通道检测系统相继开发,这些系统体现了高效性和精确性,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1971年,DM 1问世,这是一款革命性的厚度计,配备了与相机相当的数字显示屏,进一步推动了计量学的发展。1972年,USIP 11问世,这是一款通用型便携式缺陷探测仪,具有回波起始、TCG DGS和监视输出等前沿功能,巩固了Krautkrämer在业内产品可靠性和创新方面的声誉。
公司首次在1971年被出售,从那时起,它先后属于多个公司。如今,Krautkrämer作为维睿泰(贝克休斯旗下企业)超声波产品线的一部分,依然延续着其品牌名。
自1981年以来,航空航天检测设备不断发展,以满足行业日益变化的需求。NutroniK通过将UTxx电子设备融入其产品组合,显著提升了这一领域的性能和可靠性。1986年,USD 10的推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数字便携式缺陷检测时代的到来。1999年,USLT 2000的推出带来了范式的转变,其创新的基于笔记本电脑设计和外部超声硬件为行业开辟了新的道路。2000年,ROWA的问世引起了轰动,它成为首个用电子束引导代替机械旋转的检测设备,采用了相控阵技术,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2004年推出的USM 35凭借直观的彩色平面屏幕和集成DGS评估功能,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推出的Phasor XS简化了相控阵超声检测,使先进技术更加普及。2009年,USM Go成为小巧轻便的检测设备,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机动性。
2014年,USIP|xx问世,配备了高性能的超声电子设备,支持相控阵的自动化检测。特别是自2016年投入使用的WheelStar UFPE,在高速列车底盘轮轴自动化检测领域展现了创新,体现了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承诺。2021年,USM 100的推出重新定义了缺陷检测,其多功能性和数字化特性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2023年,RotoArray comPAct探头的相控阵电子设备的集成,进一步证明了公司致力于突破性技术研发和满足行业不断变化需求的决心。
在科隆的小车库里设立公司以来,Dr. Josef和Dr. Herbert Krautkrämer凭借他们对物理学的热情,开创了工业超声波检测的技术。他们的热情与对前瞻性的承诺以及对可靠性和质量的追求一直延续至今。Krautkrämer作为维睿泰(贝克休斯旗下公司)超声波产品线的一部分,如今已成为成为全球无损检测(NDT)工业检测解决方案的的先行者。
回顾 Krautkrämer 产品的 75 年历程,我们看到这一传统依然与创始人的理想紧密相连。每一个里程碑、每一次回响,都是对他们创新精神的致敬,而这种精神至今仍在延续。

一位穿白大褂的男子在工厂中操作大型工业机器。

Krautkrämer 75周年标志,绿色背景,文字“Krautkrämer 75 Years”和“Moving ultrasonic inspection forward. Since 1949.”。